國富特公司的鎢鋼產品,正成為新能源汽車電池極耳加工領域的關鍵材料支撐,其適配極薄金屬箔材加工的特性,有效解決生產中的損耗問題,助力電池企業提升生產穩定性。其中YG8 鎢鋼憑借均衡的硬度與韌性,成為該場景下的主流選擇。
新能源汽車電池極耳多采用 0.1-0.3mm 厚的銅箔或鋁箔,沖壓加工時易出現模具刃口磨損快、極耳毛邊超標、甚至斷刀等問題。某動力電池廠曾使用普通模具鋼制作極耳沖壓模,日均需更換 2-3 套模具,且極耳毛邊合格率只 85%。改用國富特YG8 鎢鋼模具后,連續沖壓 1.2 萬片極耳(約 2 天產能)后,刃口磨損量只 0.015mm,毛邊尺寸控制在 0.02mm 以內,合格率提升至 99.2%,模具更換頻率降至每 5 天 1 套,大幅減少停機調整時間。
之所以能適配極薄材料加工,源于國富特鎢鋼的微觀組織優勢:YG8 鎢鋼硬度達 HRA90,且碳化物分布均勻,在沖壓極薄金屬箔時,既能保持刃口鋒利度,避免材料拉扯產生毛邊,又能抵抗高頻次沖擊帶來的刃口崩裂。某技術檢測顯示,該鎢鋼制作的模具在極耳沖壓中,每萬片的材料損耗量比普通模具鋼減少 3kg,按年產 10 億片極耳計算,可節省金屬原材料成本超 30 萬元。
隨著新能源汽車對電池能量密度要求提升,極耳材料有進一步減薄趨勢(未來或至 0.08mm),對鎢鋼的精度與韌性提出更高要求。國富特目前已針對該需求優化鎢鋼配方,計劃推出適配更薄箔材加工的專門型號,同時在官網更新電池極耳加工的模具參數指南,幫助企業快速匹配合適的鎢鋼產品。
從成本角度看,國富特YG8 鎢鋼每公斤約 320 元,雖高于普通模具鋼,但綜合模具壽命(延長 2 倍)與材料損耗(減少 15%)計算,單件極耳的加工成本反而降低 8%。這種 “高投入高回報” 的特性,讓越來越多電池企業將其納入中心生產材料清單。